公營學校(包括官立、資助、按位貼及特殊學校)及直資學校
• 舉辦有關中華文化的科本及跨科組學生學習/體驗活動或講座;• 舉辦或資助學生參與有關中華文化的本地或內地的聯校活動或比賽;• 舉辦或資助學生參與本地文化考察或參觀活動;
• 發展有關中華文化的課程;• 採購及發展中華文化學與教資源,例如書籍、多媒體及電子教學資源,以提升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興趣;• 資助學生及隨團教師前往內地,參加學習中華文化的交流活動。
學校可以在 2026/27 學年或之前(即直至 2027 年 8 月 31 日)使用這筆津貼。
學校無須提交申請。學校需要於 2027 年 9 月 30 日前將填妥的「推廣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一筆過津貼」運用報告,交回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。
每所公營學校和直資學校已獲發 30 萬港元的一次性津貼。
此外,教育局早前向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(計劃)的幼稚園、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及設有幼稚園班級的學校提供「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津貼」和「優化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津貼」,每所幼稚園按學生人數可獲得分別5 萬元或 8 萬元及 15 萬元或 24 萬元不等的津貼,以支援幼稚園推動學生從小認識中華文化,培養國民身分認同。
IF Interactive 提供的產品方案均乎合津貼要求,適用於舉辦中華文化活動日、日常中華文化的課程、豐富中華文化學與教資源。
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(計劃)的幼稚園、幼稚園幼兒中心及設有幼稚園班級的學校
• 擬訂與中華文化相關的學習主題,設計及組織學習活動,幫助兒童持續探索、欣賞中國不同的傳統習俗、藝術和建築等,例如透過舉辦中華文化體驗日,幼稚園可引導兒童聯繫生活經驗,初步了解傳統習俗及節慶的意義,或安排示範和展覽活動,讓兒童親身接觸傳統藝術,感受和欣賞中國文化的多彩和魅力,建立國民身分認同;
• 配合學習主題或閱讀計劃,提供多樣的圖書,鼓勵兒童與家長閱讀有關傳統美德、寓言、中國名人的故事,並舉辦活動讓兒童在校園和日常生活中實踐孝順長輩、尊敬師長、以禮待人等傳統美德;
• 購買資源組織體驗式的學習活動和有趣的遊戲,例如傳統樂器、玩意和服飾,或製作材料包/資源套,讓兒童創作富中國特色的手工藝(例如剪紙、面譜等),並作展示和分享,以助兒童欣賞國家的文化和藝術;或
• 安排校外活動,包括參觀博物館及觀賞文藝表演等活動,讓兒童的學習延伸至學校以外,藉觀察和探索認識中華文化及藝術,並配合新聞時事、生活分享等,幫助兒童認識中國的成就和貢獻,初步培育兒童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自豪感。
幼稚園已獲發優化津貼及「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津貼」可運用津貼至2026年8月31日。
幼稚園已獲發「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津貼」, 但決定不申請優化津貼,並會退回整筆優化津貼,可運用津貼至2025年8月31日。
學校無須提交申請。學校需要於 2027 年 9 月 30 日前將填妥的「推廣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一筆過津貼」運用報告,交回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。
iCAVE是一個創新的沉浸式VR教學系統,為學生提供高度互動的學習環境。透過VR技術,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學習中華文化,如探索歷史古蹟、參觀博物館和體驗傳統節慶。系統具備簡單易用 的內容編輯器,讓老師整合網上教材及VR 360資料,編輯專屬的互動教學內容,這不僅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,還能讓他們更直觀地理解和欣賞中華文化,增加對祖國的歸屬感。
除了iCAVE沉浸式 VR 互動教學系統,還可應用於多用途互動投影系統和LED屏幕 (LED Wall)。
iProjection 集合了地面投影、牆面投影和桌面投影的功能,可以移動到不同的房間,適合進行中華文化相關的課程展示和活動。系統具備簡單易用的內容編輯器,為老師提供一個編輯介面,整合網上教材,以編寫專屬的互動教學內容。
系統還支援多點觸控,讓學生能夠參與互動問答比賽和小組討論,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幫助學生從中學習和鞏固中華文化知識。
可選擇以LED屏幕 (LED Wall) 展示,以震撼的視覺增強活動感染力。
Idea Lab 提供豐富的中華文化互動內容,包括書法、山水畫、詩詞、成語故事及傳統節慶等。結合 AI 與互動科技,學生可與虛擬的歷史人物對話,亦能以遊戲化方式探索中國文化,提升學習興趣與文化認同。老師可以AI 規劃課程內容,提升效率。
Idea Lab 無需安裝,全程網上操作,支援多種顯示模式,例如智能白板、電視、投影機、LED 牆及多屏設置。
GOPod由8個反應裝置組成,配備了可穿戴互動技術專利,適合在各種場地靈活使用。學生以遊戲化方式學習中華文化知識。
提供一個簡單易用的編輯器,讓老師創建不同的學習內容,可以輕鬆設置中華文化相關的互動問答遊戲,為學生提供一堂生動有趣的活動教學課。